知识库

"计量"这个名词术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称为"度量衡"...

>> 计量知识与文化
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

 

  中国古代度量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商周,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刘邦兴汉伊始,即令张苍“定度量衡程式”,完全承秦制建立起汉的度量衡制。到西汉末年,律历学家刘歆在秦制的基础上制定出完整的度量衡单位体系,还创造出与黄钟律管互相考校,定度量衡三个单位量标准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关于律管音频与长度成函数关系的理论及据此设计的各种标准器。他的论著被《汉书•律历志》完整的记载下来,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所谓度量衡单位体系,包括基本单位(或主单位)及其倍数、分数单位的名称和器具进位关系,基本单位的定义等,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构架。但由于多种原因,度量衡基本单位的量值却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还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度量衡单位。这就使史学工作者在面对古籍中的那些含义不一的度量衡单位和由它们组成的度量衡数据时,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几乎所有的史学工作者,都希望把中国历代的度量衡单位量值贯通起来,使历史上记录的度量衡数据能用现代计量学的概念解读出来,即有一张“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

  从20世纪70年代末,计量工作者和文物专家们开始合作研究度量衡史,注重对有关单位量值资料的收集整理,在考订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列出。

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