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污染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太阳风暴、雷电、火山喷发等天然电磁污染外,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电磁污染主要源于各种电磁设备,包括雷达、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信基站、电磁加工机床、医疗仪器、科研设备、高压电力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等。电磁辐射不仅造成电子产品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且还污染人类生存的空问,危害人类的健康,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的污染,被称为“无形杀手”。
人体受电磁污造成的影响程度,与三个因素相关。一是微波的特性,即微波的频率和强度;二是微波照射的时间长短;三是人体自身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受辐射的部位。处于高强度微波污染环境的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身体,以免得“职业病”。国际无线电抗干扰特别委员会颁布的CISPR国际标准和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FCC规定了电磁辐射的暴露限值,对不同工种人群进行了规定,目前的大量电磁普查结果表明,各地的电力、交通设施几乎均未超出我国目前规定的公众暴露限值。
电磁屏蔽材料是用于电磁屏蔽防护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电磁屏蔽织物、电磁屏蔽薄膜、电磁屏蔽塑料等19大类。其中电磁屏蔽织物用于生产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等。屏蔽效能表示电磁屏蔽材料屏蔽电磁波能力的大小,用单位dB(分贝)表示,dB值越高,表示材料屏蔽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