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计量"这个名词术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称为"度量衡"...

>> 计量知识与文化
秤的历史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约2400-1800 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在同时代(约1878B.C.)的记载中也有提及,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部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罗马秤两臂不等,称物端的秤臂较短,且长度固定不变。在称量重物时,移动秤杆另一端的秤锤(这样就改变了该端秤臂的长度),直到秤杆达到水平状态时为止。使用这种秤可以称量比秤锤重得多的物体。

  1670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于1670年将他发明的案秤报送巴黎科学院。这是一种等臂双盘案秤(又名磅秤)。秤盘装在秤梁两端,下面装有刚性导杆,可在称座上相应的导孔内上下移动。这样,当秤梁绕轴摆动时,在导杆作用下,秤盘可做上下移动,但其水平状态保持不变。直到现在,洛百瓦尔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商业秤。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其中有两种传说较为广大群众认可。

  1、一种说法是木杆秤是由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2、另一种说法是杆秤由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后来又进行了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在我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后,才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