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计量"这个名词术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称为"度量衡"...

>> 计量知识与文化
闰年的来历

  “闰年”来源于公历。所谓“闰年”就是公历二月比一般年份的二月多1天,合计为29天。公历采用地球公转的周期“回归年”为制定历法的基本依据,因此属于“阳历”。由于最早为西方基督教(天主教、新教等)国家所普遍采用,因此也称为西历。

  公历起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最早由古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大帝于公元前46年颁布实施。儒略历将1年分为12个月。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2个“太阳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年365天,不为12整除,这样1年就必须有大月(31天)和小月(30天)之分。如何定义大月和小月呢?由于儒略·凯撒大帝出生在七月(七月的英文名称源于他的名字),为了便于记忆,凯撒明确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但是这样会导致1年合计为366天,多了1天,怎么办呢?考虑到二月为罗马帝国的刑月,也就是对罪犯行刑的月份,不够吉利,所以将该月减少1天,变为29天。公元前8年,儒略·凯撒的侄子奥古斯都大帝登基,由于他的生日是在八月(八月的英文名称源于他的名字),他认为该月自然应该是大月,这样他就把八月之后的双月改成了大月,为此,1年又会多出1天,干脆就在二月再砍掉1天,变为28天,从而形成了1、3、5、7、8、10、12月份为大月,31天; 4、6、9、11月份为小月,30天。1年合计为365天。为了进一步与回归年保持一致,儒略历规定4年设置1个闰年,闰年的二月为29天。这样儒略历的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由于儒略历的年平均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365.2422相差0.0078天,至公元十六世纪,累积的日期差异已达10天之多,为了解决日期与季节的脱节,1582年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对儒略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现在所普遍使用的公历,也称为“格雷果里历”。格雷果里规定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下一天(星期五)为格雷果里历1582年10月15日。为了解决1年多0.0078天的问题,格雷果里历除了规定公元年数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之外,还规定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世纪年)不是闰年,但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是闰年。这样在400年中有97个闰年,1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差甚小。

  

  图为儒略凯撒大帝